“婚姻家族”这一概念,最初是由日本社会学者藤原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。婚姻家族指的是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形态,即以家族和姻亲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。婚姻家族的主要特点是亲戚关系强,产权共同、共同财产管理,维护家族荣誉感,助力亲戚间的经济发展等。然而,随着时代变迁,两性婚姻角色、家庭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。
在传统的婚姻家族中,男性常常扮演着家庭的经济支柱,女性则负责照料家庭、生养子女,并在丈夫不在时担任家庭主妇的角色。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,两性婚姻角色的分配也发生了改变。现代社会中,女性逐渐走出家庭,获得了和男性相同的教育与工作机会。而男性也逐渐开始在家庭中分享家务、照顾孩子的责任,家庭责任的平衡也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趋势。
然而尽管如此,传统的婚姻家族在不同的地域与国家中仍存在,且在某些程度上还是相当普遍的。许多国家依然存在强调家族利益之上的传统文化,以建立更加稳定、可靠及可持续的家庭为目标,而这种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一定的对立。就像日本的父系、中国的家长制、印度的婆媳关系等等,这些都是传统婚姻家族所保留下来的特色和韵味。虽然这些传统仍然占了一定的份量,但是随着现代化的深入,一些问题也随之浮现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尤其是生殖医学的发展,两性婚姻对于婚姻家族的重要性逐渐减弱。通过人工授精、试管婴儿等方式,两性夫妇便可以不依赖传入自己的基因来拥有后代。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因为现代社会中,两性婚姻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家族的延续,而是以彼此间的爱情、互相的支持与帮助为目的,这也意味着婚姻家族制度已渐渐地失去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优势。
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,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,传统的婚姻家族体制正在逐步消逝,已逐渐被更加公正与平等的婚姻制度所取代。无论是两性婚姻还是家庭独立,都是一种重要的进步。要看到,尽管传统的婚姻家族被时代所抛弃,但它的历史价值、文化遗产仍在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需要认识到,在婚姻家族式的社会中,人们应该以家庭利益与那个微小的集体为重,尤其是在经济与情感上,在精神上和物质上为个体和集体的发展和共同进步而努力,形成和谐、和睦、相互尊重、宽容、感情融洽的家庭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