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然而,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、疾病谱的变化及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等问题的出现,我们仍面临着不少挑战。为此,我国政府继续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,不断探索新的举措,着力打造健康中国。

一、推进基本医保的全国联网

目前,我国基本医保已经实现了全国覆盖,但是不同地区之间互通性不强,这就导致了流动人口、异地就医、转诊等情况的不便。为此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财政部近日发布了《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逐步建立全国卫生信息平台,推进基本医保数据互通、互认等工作,保障参保人员随时享受医疗保障待遇。

二、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

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,是解决看病难、看病贵的有效途径。为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财政部还制定了《关于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》,引导各地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,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,推动签约医生和居民之间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。

三、加强医疗机构评价体系建设

医疗机构评价体系建设是加强医疗服务与保障的重要举措。为此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大力推进医疗机构评价体系建设,包括完善医疗机构评价标准、发布医疗机构质量报告、建立医疗机构诚信档案等措施,通过对医疗机构的质量和服务进行评价,推动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,让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。

四、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

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是近年来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,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必要措施。为此,国家药监局不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,加强药品管理、实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、开展集中带量采购等措施,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,降低药品价格,让人民群众用上更安全、更优质、更实惠的药品。

总之,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,不断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、医疗机构评价体系建设和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等措施,着力打造健康中国,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健康、更美好的生活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