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疾病,也是引起孩子身体畸形和生理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为了提高家长和公众对脊柱侧弯的警惕性,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发布了针对脊柱侧弯的疾病防治指南,并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。

据统计,我国约有 9000 万儿童青少年患有脊柱侧弯。在这些患者中,女孩的发病率约为男孩的 10 倍。虽然脊柱侧弯不会对孩子的生命造成太大威胁,但长期的弯曲会引起重度畸形和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,如呼吸、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受损,眼睛和听力的异常以及智力发育不良等问题。

脊柱侧弯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,通常在 10 岁以下的儿童身上就能发现。因此,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,及时发现脊柱侧弯,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。

卫健委专家建议,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,特别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要定期进行脊柱侧弯的筛查和复诊。同时,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,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及运动伤害,注意力度和持续时间,让眼睛和脊柱充分休息,避免出现疲劳状态。

另外,饮食也是预防和治疗脊柱侧弯的重要因素。孩子应该遵循“六六饮食法”,即每天六餐,每餐食用数量适当,避免饥饿。同时,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、维生素和钙摄入量,可适量补充饮用牛奶等乳制品,增强骨骼的营养和健康。

在治疗方面,对于中度和轻度的脊柱侧弯,可以通过体育锻炼、物理疗法和脊柱操等非手术治疗方法,有效地纠正脊柱畸形。对于较严重的脊柱侧弯,需要进行手术治疗,包括脊柱后路内固定和前路脊柱融合手术,通过手术可以有效地纠正脊柱畸形,缓解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。

总之,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疾病,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,特别是年轻女孩,避免脊柱侧弯的发生和发展。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,可以纠正脊柱畸形,缓解病情,改善生活质量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